招生动态>正文

港大 & UCL在读学长坦白局:如果重回国际高中,我想...|SCA Podcast Vol. 008

2025-04-21 08:11

从“高一的躺平战神”到“AS 60天提分狂人”, 
学长Harris怎么化焦虑为动力,又是怎么从雅思5分选手极限翻盘?
从“上海转学中等生”逆袭成理科竞赛黑马, 
Sam学长怎么通过转轨国际逆袭拿下港大/帝国理工offer?
如果重回国际高中,他们最想改变的又是什么....
新侨学生播客《问题不大》Vol.008期,我们特别连线了新侨首届毕业生——港大 & UCL在读的学长 Sam和Harris。
从新侨走向世界名校的学长们开启了一场坦白局!那些年踩过的坑、悟透的规则、申请季的真相、亲测可复制的雅思语言学习技巧、国际高中选科选课避坑和留学城市生存指南——全盘托出!
这期播客适合国际高中选课纠结星人、雅思拖延症的焦虑申请党、以及想预判名校真实生活的准留学生们。
大学最重要的能力是Meet Deadline的能力?高中哪些知识对大学衔接有用?伦敦冬令时“致郁时刻”是真的吗?香港宿舍文化迷惑体验!伦敦街头“佛系抢劫”?还有知名大学精英滤镜下赶due人的倔强.....
一起收听,即刻装备你的国际高中「最强外挂」!
(戳图片跳转播客↑)

| 本期主播 |

广州新侨学校国际升学方向升学指导主任 Mr. Gary

| 节目嘉宾 |

2024届新侨毕业生 Harris Hou(现就读于英国伦敦大学学院UCL)
2024届新侨毕业生 Sam Lan(现就读于香港大学HKU)
从新侨国际高中到世界顶尖大学,在这一期播客中,两位新侨学长带来了他们的“闯关秘籍”。Sam目前就读于HKU的工程专业,Harris则是在UCL就读机械工程。
在国际高中生都特别关注的选科、学习、竞赛等方面,学长们是以自己的经历带来了宝贵经验。
比如,尽管所学的课程并不相同,但他们都经历过"英语学习Hard模式"。
从体制内转战DSE课程,Sam回忆起自己刚接触DSE时,特别是英语学科,连及格都悬,硬是靠每天刷题,以及常常与老师"辩论battle"锻炼口语,成功逆袭。一开始他和英语老师两个人互相辩论,到后来越发熟练后会叫上其他老师或同学一起模拟四人辩论场景,最终英语成绩显著提高。
Harris更是和雅思"相爱相杀"多次,辗转香港、广州、伦敦三地,他最终总结出自己的六字法宝:多练习、多总结,归纳出适合自己的方法并一直坚持练习,如口语、写作等可以探索出几套好用的框架或模版。
还有更多实用经验分享——
  • 无论是雅思还是竞赛,越早准备越轻松

  • 对于未来学习理学专业的同学来说,选择高阶数学对衔接大学的学习有帮助,高数内容与大学课程衔接紧密,如果高中选了高数,大学学习会轻松很多;

  • 学科选择上也要考虑自己的兴趣和职业规划,如两位学长都选择了理科课程,为之后的工程专业学习打下基础......
申请季也是给学长们留下极深刻的印象,等待offer的过程就像坐过山车,会焦虑很正常。Harris说,曾经看到邮箱有通知,都会手抖不敢点进去看。
Sam为了拿到dream school港大的offer,把面试自我介绍打磨到"教科书级别",他说,自己也是在那个时候才发现原来自我介绍那么的重要,实在有太多的技巧和可以拓展的内容。同时,他强调自信的重要性,在今年申请季中,他与学妹分享自己的面试经验,最关键的一条就是“自信”,这种笃定和从容其实就来源于对自己的能力和准备有着清晰的认知和把握。
Harris曾在高一躺平,选择在高二高三奋起直追,但因为自己落后一大截而焦虑感爆棚,还在经历了梦校拒信的暴击。不过最后,他还是在焦虑中爆发出自己的小宇宙:“让焦虑成为你学习的动力!”他一直坚持,最终斩获UCL offer。
学长们的血泪教训——
  • 别总觉得自己时间很充足,早做规划比盲目冲刺更重要

  • 面试要展现真实的自己,自信是关键

  • 把焦虑转化成学习的“超能力”

  • 择校时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学校,而不是盲目追求排名或随大流
进入大学后,学长们似乎没有迎来了“轻松”的生活,而是进入了新的拼搏阶段。
“Deadline是第一生产力”,大学里没人追着你学习,所有的进度都由自己来把握,各种各样的group project,根据专业需要还有很多知识需要自学:Python、3D建模......例如,Harris提到大学里的编程课程,老师不会手把手教,而是提供资料让学生自己学习,然后结合课程内容完成作业,这对他来说是新的挑战,但也是成长的机会。
同时,在不同国家和城市留学的他们,也带来了所在的”城市爆料”,分享了所在城市的优缺点,如香港的多元文化和便利生活,伦敦的历史氛围和独特体验,以及两地在治安、气候等方面需要注意的事项。
从国际课程的策略学习,到申请季的目标管理,再到大学的跨文化适应,两位学长的经历印证:真正的成长源于早规划、抓核心、保持韧性。无论是在学习还是生活中,都要学会适应不同的环境和要求,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更多细节,欢迎收听本期完整播客~
△ Sam学长分享的“学习随手拍”

伦敦大学学院

伦敦大学学院(UCL)2025年QS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列第9名,是英国G5超级精英大学之一。作为伦敦大学联盟的创始院校之一,UCL以其卓越的学术实力和多元化的学科设置而备受推崇。学校在艺术、人文、科学、工程、医学等领域均享有盛誉,培养了众多杰出人才。UCL注重跨学科研究和创新,其独特的教育理念和丰富的学术资源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使其成为世界顶尖的学术殿堂之一。

香港大学

香港大学(HKU)在2025年QS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列第17名,是香港三所最顶尖大学之一。作为香港历史最悠久的高等教育机构,香港大学以其卓越的学术声誉和广泛的学科设置而闻名。学校在多个领域如法律、医学、商学等均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拥有世界级的科研实力和国际化的教育环境。香港大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和创新能力,提供丰富的学术资源和实践机会,为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A-Level课程

作为英国本土高中课程,A-Level逐渐发展成为了全球最大的、最有影响力的国际课程之一。A-Level主要面向16至19岁的学生,是进入英国顶尖大学(如剑桥、牛津等)的重要途径。学生通常从30多门科目中选择3到4门进行学习,课程内容深入且专业化,注重培养学生的学术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A-Level考试每年举行两次(1月和6月),成绩分为A*、A、B、C、D、E六个等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目标选择科目,为大学申请量身定制学术路径。其灵活性和学术深度使其成为全球认可的“黄金标准”课程,尤其适合希望申请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英语国家大学的学生。

HKDSE课程

HKDSE(香港中学文凭考试)是香港教育局建立、香港考评局统一组织的大学入学选拔考试,被称为“香港高考”,也是香港本地大学(如港大、港中文等)的主要升学途径。DSE以“立足本土,联结国际”为核心特色,既保留中文作答的独特优势、降低语言障碍(如数理科目可用中文考试),又通过“4门必修+2-3门选修”的灵活模式,平衡学术深度与学生兴趣。此外,DSE成绩被全球超过300所大学认可,包括英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地的顶尖院校,为学生提供了多元化的升学路径,尤其适合希望在香港本地或亚太地区发展的学生。

冬令时

冬令时(Winter Time)是指在冬季采用的标准时间,通常比夏令时(Daylight Saving Time)晚一小时。冬令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利用自然光照,减少能源消耗。
在英国,时间标准以格林威治天文台的时间为准。每年3月的最后一个周日到10月的最后一个周日为夏令时,伦敦与北京的时差为7小时;每年10月的最后一个周日到次年3月的最后一个周日为冬令时,时差为8小时。

香港高校宿舍文化

在香港,一般对“住宿”称为“住hall” (住宿舍),亦把宿舍称为“舍堂”。香港的大学学生宿舍通常不在校园里,而是在校外,部分设有穿梭巴士往返校园及宿舍。由于香港地少人多,宿舍申请的竞争也十分激烈,因此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成功申请,而有些条件较好的宿舍甚至需要通过多方面考核是否能够录取。例如从学术成就、课外收获、个人需求等方面综合考量,择优录取。
香港高校的“hall文化(舍堂文化)” 对于大陆高校相对少见:学生宿舍是一个独立于学校教学的社区,学生平日组织活动或参加比赛,大多都以宿舍为单位。而Hall举行的活动十分多样,例如港大每学期都会举行的high table dinner。这些活动也能使学生培养自己的兴趣特长:运动、艺术、宣传美工等应有尽有。在参与活动期间,通常都能与一个Hall里的同学们培养良好的关系。
港大本部李国贤堂宿舍
你可以通过小宇宙播客、 喜马拉雅、苹果播客等平台收听我们的节目!
搜索“问题不大”订阅关注,及时接收播客更新信息。如果有更多想听想聊的话题,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