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动态>正文

新一届清翔学者会议圆满举行:以学术为帆,奔赴星辰大海

2025-05-06 08:35



4月25日下午,2025年“清翔学者会议暨颁奖典礼”在掌声与期待中盛大启幕。清澜山的师生与家长齐聚一堂,共同见证清澜学子以学术之名,书写青春的华章。本届典礼不仅是对过往成就的礼赞,更是对未来探索的庄严宣誓——以学术为帆,驶向星辰大海!



启航:荣誉与责任的交响



“我们不仅是荣誉的见证者,更是未来的缔造者!”典礼在主持人Jenna与Yiru铿锵有力的开场中拉开帷幕。他们向全体来宾致以诚挚欢迎,并阐释“清翔计划”的核心理念:作为学校为拔尖人才赋能的核心项目,清翔计划始终致力于为学生搭建跨学科发展的优质平台,助力学子在 STEM、人文与艺术领域突破边界,成为兼具创新力与国际视野的时代英才。“能够加入清翔计划,是荣誉,更是深耕学术的新起点。”主持人的话语,点燃了现场对学术探索的无限热忱。



教师代表冯宝茵老师的发言如春风化雨,浸润人心。她以指导九年级学生Carrie的科研蜕变为例,娓娓道来Carrie在文献研读中展现的严谨思辨,在跨学科提案中迸发的创新火花,让我们看到清澜学子超越年龄的学术潜力。她特别强调,清翔计划”的魅力在于打破课堂边界,让学生在真实的科研场景中完成从“知识接受者”到“学术探索者”的角色跃迁,学校构建的双导师制与立体化支持体系,正是为了让每一颗学术火种都能燃烧得更旺。




成长:探索与传承的共鸣



“迷茫是科研的起点,而非终点。”清翔学者代表、手握范德堡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多所顶尖学府录取,并获得香港科技大学全额奖学金的12年级Keyi同学,以“试错的勇气”为主题,分享了她科研之旅。回望四年清翔时光,她以自身经历破除“寻找天命学科”的焦虑:“我曾在多门学科的迷雾中探索,在跨界碰撞中顿悟,最终发现,清翔计划最珍贵的馈赠,是允许我们在试错中构建独特的认知框架。”她鼓励学弟学妹:“不必为当下的选择彷徨,那些在实验室的踌躇、在文献中的深耕,早已在拓展你的认知维度。”



家长代表林征女士的发言让家校共育的温度弥漫全场。她特别提到女儿在“仿生救灾机器人”项目中的突破,清翔计划为她铺就的不仅是科研路径,更是一份改变世界的使命感!林女士分享道:“作为家长,我们感动于李文平校长和清澜山学校为热爱赋能的初心——这里不是流水线,而是让每颗种子都能找到专属的土壤!”

新任学者代表、九年级Sharon同学的发言则充满锐气与真诚。面对“科研小白”的困惑,她毫不掩饰自己的青涩起点:“我的初衷仅仅是觉得有机会和大学教授沟通很酷!”通过参与多场跨学科研讨会、主动向学姐学长请教,她最终在材料科学中锚定方向。她与伙伴发起的“学科入门101”项目,正将各领域的学习资源汇聚成光,照亮更多人的学术起点。



接着,Sharon同学带领全场新清翔学者,进行庄严宣誓。“成为清翔学者是荣誉,更是责任。”当誓言响起的那一刻,整个礼堂仿佛被注入了一股无形的力量。这不仅是学术的传承,更是一场关于理想与担当的青春宣言。




展望:星辰与未来的召唤



“三年前播下的火种,如今已成燎原之势!”李文平校长凝视着新一代清翔学者,话语中激荡着无限期许。从松山湖畔播下的“深耕学术” 种子,到如今四十余位清华教授、行业先锋组成的导师天团,再到毕业生在各个领域的突破,清翔计划已成为学子逐梦的学术摇篮。李校长向学子们提出了殷切的期望:充分利用学校提供的跨学科资源,让自己的理想在更广阔的世界中找到实现的土壤;同时,要始终保持对未知的好奇和探索,用每一个“为什么”推动认知的边界。当清翔学者牢记“Aim high, Dream big”的信念,那些在文献中勾画的笔记,在实验室校准的数据,终将在未来成为改变世界的重要力量。



在热烈的掌声中,李文平校长与高中部黎蒙校长共同为新一批清翔学者颁发证书。证书上的烫金字迹,不仅是对过往努力的肯定,更是开启学术新程的“邀请函”。



尾声:以热爱为锚,扬帆起航



当最后一张证书在掌声中完成交接,这场典礼的意义已超越仪式本身。新一代清翔学者接过的不仅是烫金证书,更是一种精神传承——学子们从课堂走向实验室,从知识汲取者蜕变为问题解决者,在双导师的悉心指引下,在学校搭建的立体资源网络中,永葆对世界的好奇、从清澜山走向更广阔的世界舞台。


以学术为帆,清澜人永远在路上。



文字 Writing|Irene Shi

图片 Photos|Jack Wu

编辑 Editing|Amy Gong

审核 Auditing|Julia Hu, Meng Li, Wenping L